【港源缅怀】见证一位国际建筑大师的敬业与谦逊

时间:2018-11-02     浏览量:

保罗·安德鲁与世长辞

 
        据法国媒体报道,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于法国当地时间2018年10月11日突然辞世,享年80岁。 
        保罗·安德鲁在29岁那年,因巴黎戴高乐机场1号航站楼的设计而名声大噪。自那之后的40年间,他以法国巴黎“新凯旋门”德方斯的大拱门、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馆、英法海底隧道法方终点站等享誉全球的设计作品屡获国际建筑大奖。
 
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

中国国家大剧院
安德鲁先生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站在长安街上看大剧院,它像一个两边拉开幕布的舞台,街上的行人全是它的观众。这是我的理想。”
——保罗·安德鲁

        保罗·安德鲁真正被中国人所熟知,是因2007年落成于北京的中国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城主轴。在古老的帝都,这座外形酷似“玻璃蛋”的建筑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了矛盾对比,因此它从设计之初便饱受争议。但鲜为人知的是,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中国新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的分水岭,也就是指,它的落成意味着中国开始接纳了现代建筑。
         安德鲁曾对他的中国朋友聊起一件轶事:在大剧院设计图纸需要进一步深入论证的重要关头,朱总理接见了他,并一字一顿地对他说:“我们接受你的设计,会承担巨大的压力。我们给你这块土地,是中国最珍贵的黄金之地。全中国人民都会来品评你的作品。假如有一天,有51%的中国人赞同你的作品,你就成功了。”
         的确,从设计到竣工,中国社会各界对这座建筑的争议就没有中断过。安德鲁用贝聿铭在法国设计卢浮宫金字塔的境况来比喻自己承受的压力,也鼓励自己能够抵抗住“文化差异”的怀疑,将最初的设计理念坚持到底。
在一次采访中,安德鲁先生说道:“我喜欢自己所有的作品。如果你问我哪个是最重要的,那么当然是中国国家大剧院,它花费了我10年,我从未承担过如此责任重大的项目。”
 
           

见证一位国际建筑大师的敬业与谦逊

 
        1998年至2007年,中国国家大剧院整整占据了保罗·安德鲁10年的时间。期间,安德鲁在长安街走过无数遍。一有时间,他就登上景山,或到紫禁城最高的平台上去看大剧院的外观。
“安德鲁非常敬业,每个月来项目现场工作。更让人感动的是,退休后的这两年,他都是自费从法国来大剧院项目。”一位国家大剧院设计负责人回忆道。
        除敬业以外,港源装饰还有幸亲身感受到了这位建筑大师的谦逊。2003年,港源承接了中国国家大剧院“重头戏”——歌剧院的精装工程。在双曲面弧形吊顶和折板式吊顶的样板制作时,为了使安德鲁先生的概念设计有更强的落地性,港源的一位深化设计师与项目团队连续十几天赶工做出了设计改进方案。当年轻的深化设计师将图纸拿给安德鲁先生时,这位一向严谨挑剔的建筑大师在仔细查阅后,便起身向这位港源深化设计师深深地鞠了一躬。他的这一举动给项目团队带来了极大的感动和震撼。



 港源装饰工程业绩:中国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落成后十余年的今天,中国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了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它标志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念,在迈向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革命。
保罗·安德鲁,一位法国人,用这座新得曾让人难以适应的建筑形式,为中国新古典建筑划上句号,为中国建筑历史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中国国家大剧院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礼物,是献给中国第三个千年的礼物。”
——保罗·安德鲁


港源装饰谨以此文,向保罗·安德鲁先生致敬。
保罗·安德鲁先生,您一路走好。

 

分享至: